公益科普
WELFARE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你能分清楚吗?
2023/06/1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设示范。《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探索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1、什么是近零能耗建筑?

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规定的建筑。

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 2015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 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 -201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降低60%~75%以上。

2、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

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2015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降低50%以上。

3、什么是零能耗建筑?

零能耗建筑能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的建筑。

4、主要技术措施

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定量分析及优化为核心,进行建筑和设备的关键参数对建筑负荷及能耗的敏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全寿命期的经济效益分析,进行技术措施和性能参数的优化选取。

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被动式建筑手段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热桥处理,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消除或削弱热桥的专项设计,围护结构保温层应连续。

建筑气密性,进行气密性专项设计,选用气密性等级高的外门窗,选择适用的气密性材料。

适宜的供冷供热系统,供冷供热系统冷热源选择时,应综合经济技术因素进行性能参数优化和方案比选,应根据建筑冷热负荷特征,优化确定新风再热方案或采取适宜的除湿技术措施。

新风热回收及通风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设计应考虑全年运行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新风热回收装置类型应结合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设计时应采用高效热回收装置。居住建筑新风系统宜分户独立设置,并按用户需求供应新风量。

高效照明与电梯,选择高效节能光源与灯具,并宜选择LED光源,电梯系统应采用节能的控制及拖动系统。

能耗监测与自控系统,设置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对建筑室内环境关键参数和建筑分类分项能耗进行监测和记录。设置楼宇自控系统,建筑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联系电话:17370846932    079182293559